元宵与《元宵十五》
元宵节起源于汉代,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夜为宵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也是一元复始,大地回春的夜晚,人们对此加以庆祝,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有关于元宵节的名篇:
《生查子·元夕》
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
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
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。
不见去年人,泪湿春衫袖。
上片去年元宵之夜,繁华热闹,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、情话绵绵的景象,制造出朦胧清幽、婉约柔美的意境。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。"月与灯依旧"与"不见去年人"相对照,引出"泪湿春衫袖"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,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。
南音曲目中也有以元宵为题的传统曲《元宵灯下》【相思引叠】,《元宵十五》【福马郎】,《元宵景》【双闺】,《元宵好景致》【麻婆子】、【福马叠】,《元宵时》【长潮阳春】、【长翁姨歌】、【步步娇】......,其中以《元宵十五》【福马郎】最为流行,该曲取材于陈三五娘故事,黄五娘回忆元宵十五与陈三相见之情景,恨知州将陈三发配崖州。
上一篇 南音乐神
下一篇 我团参加中新“新春南音联谊会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