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海丝路·闽南情——中国厦门文化旅游汇”登陆菲律宾,《心·声》触动乡情

作者:厦门市南乐团    阅读: 4561 次   更新时间:2018/4/23 【字号:

本报马尼拉讯(文/图 特派记者 徐景明)“感谢!你们演出了我们思念家乡的心声,我真的非常感动……”菲律宾华商联合总会理事长黄年荣,一只手拉着节目总策划的手,另一只手擦拭着眼角的泪水。昨日,偌大的菲律宾艺术中心剧场中,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,这些掌声发自内心,有对家乡的思念,也有自豪与欣喜。


昨日,来到现场参加“海丝路·闽南情——中国厦门文化旅游汇”首站活动的华人华侨团体共有5个,能容纳数百人的艺术中心剧场座无虚席。

“厦门的发展变化让我自豪”

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、“高素质、高颜值”的海上花园城市景观、充满现代化国际气息的厦门邮轮母港……热场影片中出现的每一个厦门市民习以为常的镜头,都让现场华人华侨发出赞叹、不停用手机拍摄。“每次回厦门,感觉都不一样,发展速度太快了!”菲律宾厦门商会会长周宗典说,“这让我非常自豪。”


厦门代表团带来的一场集合闽南多种艺术形式的“音舞戏话”《心·声》,更让现场的气氛达到沸点。《心·声》基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:八十年前,因战火侵袭,一名十岁的小女孩谢远芳跟随家人从厦门乘船逃往菲律宾,八十年后,年逾九旬的谢远芳在家人的陪伴下,重回鼓浪屿,家乡的发展让她震撼,一艘船、一株大榕树,唤起她年幼时的记忆。“落叶总要归根。只要有船,汪洋能渡,家乡不远;只要有港,不惧远航,随时都能回家!欢迎回家!”当演职人员在舞台上齐声呼唤时,台下观众无不动容。


这个故事的作者谢平贵(谢远芳的侄子)昨日也赶到现场。他说,去年的鼓浪屿探亲之旅,既圆了姑妈的回家梦,也令他感慨万千。当时,恰逢本报与厦门轮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“轮渡八十周年征文”,谢平贵有感而发、一蹴而就,将这段经历写成征文《坐电船回家》,一举夺得一等奖。之后,这篇见证历史变迁、紧扣亲情乡情的征文引发了“蝴蝶效应”。先是在厦门港务控股集团的策划运作下,变成舞台剧。而后,在厦门市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下,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、厦门闽南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、厦门市南乐团加入团队,并融入布袋戏、南音等极具闽南特色的艺术形式,变成昨日在马尼拉公演的“音舞戏话”《心·声》。


闽南文化唤醒华人华侨记忆

《心·声》中大量的闽南元素、极具感染力的剧情、专业精彩的演出,唤醒了现场华人华侨的记忆。“菲律宾华人华侨群体约有110万人,其中八成以上为闽南后裔,闽南话是通用语,菲律宾人看到中国人,都说你是Amoy(厦门)来的,”周宗典说,“因为,当年下南洋,一定是从厦门太古码头坐船来菲律宾,因此,大家对厦门的感情极深,下南洋这条航线的故事也历代传承。”


新时代的“下南洋”航线,将在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上不断壮大。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介绍,通过邮轮这个极佳的品牌传播平台,厦门邮轮母港将发挥优势,把这一全国首创的“邮轮+文化”全新对外传播模式发扬光大,快速提升厦门邮轮产业实力和国际影响力,使之成为我市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有力平台。